十一五国家局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

2016-10-20  学科建设办公室

1.学科沿革

中医传染病学学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传染病协作组艾滋病分组组长单位。该学科2003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所;2004年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6年成立了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艾滋病重点研究室、艾滋病检测三级实验室、艾滋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2.学科特色与优势

学科以提高艾滋病临床疗效为目标,从临床型向临床研究型学科发展,建立了艾滋病诊疗方案、技术规范等全国性平台和科研示范基地,成为国内领先的特色学科。

学科现有37人,其中国家级名老中医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1人,省学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名中医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人,博士8人,硕士13人。涵盖中医基础、临床、药理、统计学等多学缘、多学科人员。

3.学科带头人简介

学科带头人徐立然教授,医学博士、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河南省首批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主持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地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发表论文54篇,SCI收录5篇,出版教材专著2部。

4.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艾滋病中医证候及病因病机研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样本HIV/AIDS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艾毒伤元、脾为枢机、气虚为本”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得出了HIV/AIDS中医临床症状特点及证候分布规律,分析了HIV/AIDS中医证候与免疫学等指标的相关性,建立了数据库。

中医药早期干预及临床治疗方案研究:实施了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中医药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可以延缓患者进入艾滋病期时间4年,降低艾滋病事件发生率7.61%;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78.1%;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卡氏积分由61.05提高到92.32,提高了33.9%;提升了患者免疫功能,使5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提高或稳定;具有稳定或降低病毒载量及降低病死率的趋势。形成了并经学会颁布了《艾滋病中医诊疗指南》及艾滋病咳嗽(肺部感染)等3个临床路径;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颁布了“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艾滋病泄泻等12个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研制了《艾滋病中医症状量化计分标准》、《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00L-46)》;建立了以艾滋病临床症状体征、生存质量、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和基于患者报告结局、医生报告结局为评价指标的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5.科研情况

十五以来,学科先后筛选和研制了13个中药制剂,其中“爱可扶正片”已获SFDA批件,“扶正排毒片”被列入国家“863”新药创制计划。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专项及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

6.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学科开设有《传染病学》、《感染病学》针对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中医内科学(感染病方向)硕士学位培养点;中医内科学专业(感染病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艾滋病方向博士后工作人员。

7.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哈佛医学院、美国阿尔巴尼医学院、日本感染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建立有人才培养和科研协作关系。

8.平台建设

学科拥有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艾滋病三级检测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艾滋病扶正排毒重点研究室。学科提倡学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型研究团队,构建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开放性研究平台,力争将学科建设成为传染病的防治和科研中心,优秀临床和科研人才的培训基地,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以起到重点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