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局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

2016-10-20  学科建设办公室

一、学科沿革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院全国著名中风病专家李秀林教授集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治疗中风病的国家准字号新药——中风回春片,在全国享有盛誉。其后,在全国名老中医郑绍周教授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脑病辨证论治规范和诊疗方案,指导着临床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科组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新志教授带领下,脑病研究更加规范和深入,承担了国家 “973”、“863”、“十一五”支撑计划、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在中风病、眩晕、帕金森病、头痛病、痿病、新药研发、规范化治疗和脑病康复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二、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有3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别是中风、眩晕和帕金森病。有与研究方向相应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作支撑。其中,在研课题:国家级15项,省部级20项。另外,承担国家级中风病协作课题8项。

中医脑病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且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组长单位及优势病种眩晕协作分组组长单位。同时,是河南省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名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头痛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中医学会脑病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和中西医结合脑病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

脑病学科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下设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卒中单元及神经内科、脑外科、介入、康复等科室。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4人、国家二级教授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首届河南省名中医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博士后1人、医学博士12人、医学硕士26人。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2个名老中医工作室、5个研究所、5个病区、233张床位的脑病医院。在本学科明确的研究方向方面承担有多项国家级课题,使脑病学科逐步成为一支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创新意识的专业研究队伍,其中某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学科带头人

王新志,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河南省优秀专家丶河南省首届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脑病诊疗中心主任、河南中医学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丶脑病医院院长,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大中量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的中西医诊疗研究,并取得满意疗效。国家卫计委中国脑卒中大会丶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讲者;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脑病专著8部,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一项,近年获科研经费资助600万元,为国家招生养博士丶硕士70余人。

后备学科带头人

张运克,男,1966年5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人事部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人民政府学术技术带头人(555人才),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学院书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中医免疫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学会脑病委员会秘书、河南省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内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持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主持2015年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项目1项,主持2010年国家自然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项,2008年度河南省科技厅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各1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名),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一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参与编写著作3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12篇。

赵敏,男,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学会常委、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分会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主持并参与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等6项,其中主持科技部中医药行业专项1项,国家级协作课题2项。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中管局科技攻关一等奖1项。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你、眩晕、睡眠障碍、代谢性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临床优势,尤其是开展了通腑、化瘀法对急危重症尤其是中风急性期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成果。同时,近年来开展了老年代谢综合征及其中医药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国内首次建立了喂养型老龄代谢综合征靶器官损伤大鼠模型,进行了中药对其干预作用的系列研究,证实示并阐明了中药对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有关机制。参与编著《中华实用中风病诊疗全书》、《中医脑病学》等专著4部。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

四、主要研究方向

(1)中风病病因病机研究

风痰血瘀、毒热腑实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学科组在长期的中风病临床实践中,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开展了深入研究。认为,缺血性中风虽有本虚,但急性期以标实为主,其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相搏,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逆乱,邪实充斥三焦,阻滞中腑,蕴而化热化毒,故在辨证时以风痰血瘀,毒热腑实证居多。痰、瘀二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互相胶结,壅阻脉络,成为毒邪形成、中风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毒因热生”、“变由毒起”,热毒是火热痰瘀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中风病则为热毒犯脑,毒损脑络所致。

气虚血瘀水停而致瘀水互结、痹阻脑脉是缺血性中风的又一基本病机。缺血性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是由于忧思恼怒、劳倦内伤等多种病理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积久则损及气血,气血不足,则脉道艰涩,血行不利,继之导致血行涩滞,或是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瘀,最终瘀血阻络而发为本病。元气亏虚致血液瘀阻,瘀血阻络又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困难,水道不通则引起水停,即“血不利则为水”;同时水饮停聚,壅遏气机,血脉不畅,会加重瘀血,气血相生,瘀血阻络,气虚更甚。瘀水之邪蕴蓄不解而成毒。瘀血与水饮之邪搏结于脑脉,导致脑窍脉络瘀闭,使其失去正常的主司和调节作用,从而神机失运。临床表现除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肢体肿胀等中风病主症之外,还会出现嗜睡甚至神志不清、头痛头胀、恶心呕吐、项强肢痉等症状。

同时开展了先天禀赋与中风发病相关性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微血管生成作用机制研究等。上述研究对于发展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做出了贡献,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2)中风病新药研究与开发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立足于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的观念,把疾病的共性与个性、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研制出针对中风病风、火、痰、气、血、虚、瘀、毒诸因素的系列中成药,如中风星蒌通腑胶囊、中风七虫益髓胶囊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风病的病理变化,确立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方药,并揭示了其作用的部分机制。同时,中风病专业组结合现代医学进展,对系列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开展了全方位、系统化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是王新志教授查阅历代有关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方剂,结合现代医学关于中风病病因病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经反复观察、研究和药物筛选研制出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作为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的院内制剂[郑药制剂(1990)BW——10203],已在临床使用十余年,是河南省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2004年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批件号:2004L00335),目前Ⅲ期临床研究已结束。并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中风星蒌通腑胶囊的新药研发”资助(编号:2010ZX09101-108),可望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方面取得突破。

(3)中风失语症临床研究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语言障碍是其主症之一,中医称之为中风失语症。目前西医对中风语言障碍的治疗尚无高效的专门药物问世。中风回言胶囊是专业组在古人治疗中风失语名方解语丹的基础上,吸取古代医家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经验,经反复临床观察和药物筛选而研制的治疗中风失语的纯中药制剂,并经临床使用多年,疗效确切安全。

中风失语主病脏腑在心脾,痰湿瘀阻舌窍,廉泉不利乃中风失语的主要病机所在,临床以痰瘀阻塞心窍为多见。若痰湿内阻,瘀血内停,阻塞心窍,窍道失利,必然导致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及气机升降失调,使舌窍闭阻而产生语言不利。我们抓住舌窍气机不利闭阻乃其症之要结这一点,故以利气开窍回言、化痰除湿通瘀立法,即开舌窍可祛其邪,邪祛又利其窍,由此研制出中风回言胶囊,权衡主次,紧扣病机,药精力专,使言语复常,音声能彰。该药组方合理,理法方药一致,符合中医药理论。该研究探讨了中风失语症的发病机制和中风回言胶囊的作用机理,为其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所以对于提高本病的治疗水平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发表在《中国中医急症》等学术期刊。

(4)分期治疗中风病及避免复发的中医药综合方案研究。

中风患者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瘫痪、失语、智能障碍、二便失调等后遗症,且复发率高。中风急性期过后,让病人回归社会,恢复其智能、肢体及语言功能,决非单纯药物所能解决,而应开展药物、针灸、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综合疗法体现了整体治疗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地采取各种治疗手段,并将其有机结合,优于任何单一的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系列中成药:专业组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基础研究成果,以益气活血、补肾益髓、通腑化痰、熄风通络及醒脑开窍为基本治则而研制成功的系列中成药,分别适用于不同证型的中风后遗症病人,有的放矢,增加了治疗的针对性。②针灸推拿: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应用头针、体针、脉冲电刺激、熏洗、推拿等手段,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康复。③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该仪器是用电刺激小脑顶核,通过脑区之间神经机能联系影响脑区的血流,国内外研究表明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明显改善大脑血流,增加脑血流量,缩小脑栓塞面积,减轻缺血性脑损害及脑水肿,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④高氧液疗仪:该治疗仪可显著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从而改善全脑及局灶脑缺血缺氧状态,减轻痴呆等智能障碍。⑤康复训练:中风病的康复不单是指对某器官的功能训练,器官训练范围很广,包括运动、感觉、知觉、心理、智能、语言交流、社会活动、职业需要等等。专业组结合运用自编的行之有效的绕口令、体操等,使患者最终达到预防残疾、整体康复、重返社会的目的。

以上各种治法的综合运用,充分调动了人体的主观能动性,既有改善病理变化、消除病理产物的措施,又有功能锻炼、增强肌力的具体方法,代表了中风后遗症治疗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方向可能在中风病因病机、新药开发、中风失语、综合治疗与康复方面取得突破。

(5)眩晕病因病机和中医综合诊疗方案的研究

本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病种眩晕病协作组组长单位,开展研究工作主要有:①开展了眩晕病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及其优化研究,在全省及全国23个协作单位推广应用。②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长期临床研究,提出“风、痰、瘀、虚”四证素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新理论,研制出具有熄风化痰、活血滋阴作用的镇晕胶囊、止晕合剂等新药,临床疗效显著。③通经健脑推拿疗法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颈性眩晕。④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⑤对于良性位置性眩晕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一次治疗即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上疗法已得到国内同行普遍认可。

建立了眩晕实验室,新进设备有BPPV诊疗系统2台用于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运动平衡检测设备用于评估平衡三联、防跌倒评估及康复训练,甩头仪(V-HIT)1台用于各半规管高频功能检测。

(6)帕金森病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优化方案

本方向主要研究帕金森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药治疗优化方案等。本专业治疗特色鲜明,运用滋阴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熄风定颤丸,在国内属首创且疗效好。目前该药已完成临床前药理、毒理等试验,已开始Ⅱ期临床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能开展功能外科定位治疗即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等新项目。并对帕金森病人进行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医疗咨询,使帕金森病人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对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做了有益的尝试。开展了帕金森病分期综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可。

五、科研情况

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43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15项。获得科研成果25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拥有研究经费800万元,科研经费能够满足研究需要。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论文10篇,国家级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论著50部。

六、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本学科5年来一直承担河南中医学院脑病学科的临床教学任务,部分学科人员参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神经病学》、《西医内科学》等科目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多年来,脑病学科一直在积极探索本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制定了中医脑病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等培养制度和方案及相应的经费管理制度。对研究生入学教育、开题报告、培养计划、经费有效使用等均有明确的制度保证和相关规定。

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制度和档案健全,包括历届研究生档案和研究生导师的档案均齐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和方案落实,通过明确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认真组织临床培训、科学研究、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建立了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通过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外出进修、人才引进、外聘专家、跟师学徒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增强学科临床、科研和教学水平。

七、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学科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在中风病、眩晕、帕金森病,头痛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治疗方面均有深入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开展博士后研究并出站1名。作为协作单位参加国家“973”、“863”、“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并结合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生成、分子生物学机制、干细胞移植等开展了基础研究,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指导下,参编脑病学专著《中医脑病学》,该书全面阐述了中医脑病学的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初步总结了国内外诊治常见脑病的经验精华,体现了系统性、科学性、规律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我国中西医结合诊治脑病的特色,对中医脑病临床诊治、科研教学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8家单位联合编写《实用中风病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八、平台建设

中医脑病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且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组长单位及优势病种眩晕协作分组组长单位。同时,是河南省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名科、河南省中医学会脑病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和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2个名老中医工作室、5个研究所、5个病区、233张床位的脑病诊疗中心。并在全国中医院当中率先成立了脑病医院,在全国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上独树一帜。拥有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诊疗中心,河南省眩晕病诊疗中心,河南省帕金森病诊疗中心,河南省头痛诊疗中心。河南中医学院中风(脑血管病)、眩晕、帕金森病、头痛,痿证5个研究所和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国家级),是河南省中医脑病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的学科。